Copyright (c)2004-2014  XX企业的网站
沪ICP备XXXXXXXX号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园文化
怎样正确服药
来源: | 作者:沧州工贸 | 发布时间: 2018-04-03 | 19679 次浏览 | 分享到:

同样,服用中药也要注意时间效应。中药里有一个治疗脚气方子,叫“鸡鸣散”,何以叫鸡鸣散,这是因为此药在鸡鸣的五更天服用效果最好而得名,历代无数临床实践证明,鸡鸣散名实相符。在中医用药中,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例如,黄连汤要“昼三夜二”服;牡蛎泽泻散等利尿药“宜午服”等等。 综上所述,用药一定要讲究时间,这是很重要的。 用药剂量的大小与治疗的关系,一般来讲,在一定范围内,剂量愈大,药物在体内的浓度越高,作用也就愈强,成正比关系。这个范围是指用药安全范围,也是在限度之内。如超过这个范围或限度,便不单是作用增强的问题,而是易引起中毒或可危及生命危险的问题了。在安全范围内,剂量增大,作用增强,但副作用也相应地加重。在安全范围内,准确地选择治疗剂量,取得最好的疗效。一个好医生在剂量的选择上都是很注意的。有些病人不严格按医嘱按时按量服药,随意增加用药剂量,错误地认为这样见效快,效果好。这种急于摆脱疾病折磨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这样做是错误的。因为医生在开药时,已经考虑到病人的多方面情况,并据此制定了一个比较合理的用药剂量,因而,不需要再更改剂量了。病人按医嘱用药数日后,如疗效不明显或根本无改观时,可找医生讲明情况,以便寻找原因,让医生决定是否更换药物或调整剂量。总之,为安全起见,病人自己不要改变服药剂量,尤其是那些作用强烈及安全范围小的药物。如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抗肿瘤的药物等。 
二、用开水送服
因开水中合杂质较少,一般不会使药物起化学变化。最主要的是水帮助药物顺利通过咽喉、食道到达胃里,使干涩的药片和刺激性的药物不至于停留在食道中,从而保护了食道粘膜。有些人吃药片时,喝水太少,使一些具有刺激性药物停留在食道时间过长,引起食道发炎。还有一些人图省事,不喝水,干吞药片,这样害处更大。常可引起食道损伤的药物有四环素、强力霉素、红霉素、强的松、阿斯匹林、消炎痛、保泰松等。吃药需用水送,而且有些药物喝水少了还不行。例如,磺胺类药物在体内代谢,易在尿道中析出结晶,阻塞与损伤输尿管和尿道,引起血尿,因此要多喝水,以防止形成尿道结石。阿斯匹林、APC类解热镇痛药,主要是通过扩张血管和发汗使体温下降,吃药时也宜多喝水,避免因出汗而失去水分过多引起虚脱。同时,适当的多喝水,还可以冲淡体内毒素,有利于毒素加速排出体外。服用胶囊剂时也要多饮水,因胶囊剂在胃内易粘附在胃壁上,使胶囊靠胃壁的一侧破裂,当药物溶化时,不能均匀散开而集中于胃的某一部位,造成局部浓度过高,刺激胃粘膜,同时也不利于药物的吸收,因此需多喝温开水送服,使进入胃中的胶囊中的药物较快地溶解,均匀散开,胶囊剂一般不适宜儿童和消化道溃疡的患者服用。 有些人把服药不当做一回事,很不重视,或者为了图省事,随手用茶水服药物,这是不对的。因为茶叶里合有大量鞣质,这些鞣质会与药物中的金属化合而生成不溶于水的鞣酸盐,影响药物的疗效。如一些贫血病人服用合铁药物,如用茶水送服,鞣质便与铁化合,生成鞣酸铁;胃溃疡病人服用氢氧化铝,如用茶水送服,会生成鞣酸铝。这些鞣酸盐由于不溶于水,不易被体内吸收,从而起不到药物应起的作用,反而会刺激肠胃而引起不合适。另外,鞣质还会与一些含生物碱的药物如麻黄素、黄连素、阿托品等化合而产生沉淀;服用酶制剂如多酶片、胃蛋白酶合剂、胰酶片时,茶水中的鞣质可与蛋白质结合,使酶帮助消化的作用减弱。此外,茶叶中还含有咖啡碱,具有兴奋神经中枢的作用,若是服用安神、催眠药物如苯巴比妥、安定、利眠宁、眠尔通等,切不可用茶水送服,否则会抵消上述药物的催眠作用。 许多中药如知母、贝母、酸枣仁、人参、党参等也不宜与茶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