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c)2004-2014  XX企业的网站
沪ICP备XXXXXXXX号 All Rights Reserved
   
教育教学
公共卫生舆情应对中的治理思维
来源:人民日报 | 作者:沧州工贸 | 发布时间: 2020-04-20 | 20680 次浏览 | 分享到:
摘 要:自2019年12月在武汉爆发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发展成为席卷全国乃至蔓延全球多地的公共卫生事件。世界卫生组织(WHO)3月8日证实,截止3月8日17:22,全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国家和地区数已破百,截止15:53,疫情确诊103139例,累计治愈59986例。中国确诊患者分布的337

  自2019年12月在武汉爆发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发展成为席卷全国乃至蔓延全球多地的公共卫生事件。世界卫生组织(WHO)3月8日证实,截止3月8日17:22,全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国家和地区数已破百,截止15:53,疫情确诊103139例,累计治愈59986例。中国确诊患者分布的337个城市中已有191个城市实现疫情病例“清零”,抗击新冠肺炎已经取得阶段性进展。疫情发生3个多月来,线上线下的舆情与疫情如影相随,影响着人们对疫情的认知、判断、行动(如防护措施、非理性物资抢购等)以及社会舆论走向。期间,也发生过数次在舆论场引发轩然大波的宣传报道。关于这次公共卫生事件的各类舆情广泛传播,一方面表明中国的社会能见度和透明度在提高,另一方面也显示,某些单位在疫情应对的不同时期对线上线下舆情的议程设置、话题回应、风险管控等方面无论是理念还是操作上都还有很大改进空间。

  舆情的本质是以倾向性的观点或意见来传播信息,根据倾向性可以将舆情分为正面舆情与负面舆情。公共卫生事件舆情传播决定着对疫情风险的认知水平和价值倾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应对以增进社会信任为目的,根据不同阶段特性有必要通过差异化策略对负面舆情实施有效治理,增强社会互信,扩大信任储备。在共建社会信任的基础上,凝聚社会力量,提高社会各界战胜疫情的信心。可见舆情是应急防疫中影响社会心态和造成人心向背的基础性核心影响要素。

  公共卫生事件的舆情应对要体现治理思维,付诸治理行动,将治理上升到方法论高度,从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的高度,既治标也治本做好防疫抗疫舆情应对工作。因此,基于治理思维的公共卫生事件舆情应对既要贯彻法治理念,同时要体现舆论传播规律。

  一、保持宽容:在促进表达中提升社会能见度

  基于技术演进的传播方式便捷化使舆情多维度呈现、碎片化网状多向扩散,受卫生类疫情的专业性、成因未明等制约,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在爆发初期往往充满不确定性。因此,在可能爆发疫情的初期会出现猜测性舆情,有时候有言过其实、捕风捉影的成分。但是,本着以防范风险为目的、以保障公民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为诉求,对可能疫情的“众声喧哗”的舆情要以宽容为本,在提高透明度中加强议题研判。所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所以,将宪法宽容精神融入到应急防疫舆情应对中,既是依法防疫的客观要求,也是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体现。